Page 47 -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018年報
P. 47
2018 年報 教育專題研究篇
學計畫補助金額的區域失衡問題。 升高的趨勢,顯示不同地區類型的國 總人數與比例卻是逐年上升,也多集 前協約總數共有 17,797 件,我國參
立大學財務差異化和階層化越來越明 中於北部與中部都會區,反映出人才 與校數共有 157 所。學生方面,我
(五)我國大學補助收入和每生平
顯(整理自各大學網頁); 流失與城鄉發展差距(教育 2016, 國的境外生學生人數已從 2007 年
均教學支出的機構之間的差異逐漸
2017b)。 度境外學生總數 30,509 人,增加至
擴大 3. 以各校生師比為指標進行比較後, 2017 年度 117,970 人(國際及兩岸
1. 近六年我國主要國立大學平均每生 同樣發現不同地區類型國立大學生師 3. 高等教育就業現況方面,根據勞動 教育司,2018)。
經費大致上可分為三個群體(整理自 比差異也越來越顯著。 部最新數據顯示(勞動部,2018b)
,雖然近五年畢業生求職情況逐漸好 2. 在我國追求一流大學現況方面,臺
各大學網頁):(1)「陽明大學、 (六)人才培育政策執行現況
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交通大學、清 轉,但仍有四成的畢業生無法在畢業 灣推動的「五年五百億計畫」可反映
1. 境外學生人才引進方面,來臺就 後一個月內找到工作;而勞退提領工 臺灣發展世界頂尖大學政策之內涵,
華大學、中央大學」的平均每生分攤
學僑外生人數已達數十萬人,遍布 資最低為住宿與餐飲業,這對過去幾 即世界頂尖大學受到臺灣政府的高度
經費達四十萬元的國立大學群,這些
五大洲 70 個國家地區,其中以東南 年許多高等教育機構大量設立休閒觀 重視。
國立大學位於六都,過去曾獲頂尖大
亞國家學生最多。而中國大陸短期 光與餐飲科系是一種警訊。而專科畢
學計畫,現則多獲得高教深耕計畫的 四、結論與建議
研修之非學位生增幅最大,從 2007 業與大學畢業工資差距僅為 42 元,這
國際競賽型大學;(2)「臺師大、 本研究聚焦於高等教育領域備受
年的 823 人大幅增加至 2015 年的 也代表著大學文憑的價值日漸弱化。
中山大學、中興大學」的平均每生分 關注之四大問題來討論,包括:
34,114 人。不過與 2016 年比較,
擔經費達三十萬元的國立大學群,這 (七)大學國際化執行現況
2017 年大陸研修生大幅減少 6,824 (一)社會流動功能弱化,出現反
些國立大學群位於六都,過去曾獲得 1. 在大學國際化方面,我國政府與
人(-20.9%),主要是受到兩岸關 所得重分配現象;
頂尖大學計畫或頂尖大學計畫的研究 世界各國政府簽訂之合作協定與備
係急凍的影響。附設華語文中心學生
中心項目;(3)「海洋大學、東華 忘錄,以洲別與國別的簽約數統計 (二)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及補助政
及正式修讀學位外國學生,則是各
大學、高師大、彰師大、中正大學」 情形觀之,我國與美國簽約數 12 個 策未能引導大學任務分工及發展特
增 3,562 人及 3,376 人(教育部,
的平均每生分攤經費為二十萬元左右 最多,其次是與奧地利、日本均是 色,導致高等教育出現階層化現象;
2017a)。
的國立大學群,這些國立大學出高師 3 個,接著是與巴拉圭 2 個,最後 (三)人才培育失衡,學用落差缺乏
2. 人才流失問題反映在諸多面向特
大外都未制較為偏僻,同時都是國內 是與其他國家均是 1 個簽約數。政 就業競爭力;
別是以我國高中應屆畢業生至境外求
重要具特色性大學(如海洋海事休閒 府補助國內各大學校院國際學術交
學為例。從 2014 與 2015 年度的比 (四)高教機構國際化能力不足,總
管理、師範教育); 流之情形,從 2003 年度 8 件, 至
較中也可發現,雖然受到少子女化的 體競爭力下滑。
2. 若將平均每生支出最高的臺大和陽 2016 年度 109 件,大抵呈現逐年成
影響,應屆高中畢業生的人數減少
明,分別與彰師大進行比較後,發現 長趨勢。我國大學校院與國外大學 經前述政策發展與現況分析,本
22,391 人,但是赴國外、大陸就讀的
校際之間差距在過去六年之間有逐漸 簽約締結合作關係的情形,截至目 研究四大問題歸結如下: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