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53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程,如何在短時間培育出這些人才?昆輝認為這種關鍵人力的培育,

            必須採取「彈性原則」,打破現行制度,選擇若干大學與研究所,結
            合相關產業與研究機構,建立產官學研合作體系,集中投入大量經費,
            並透過研究與協調機制,適時調整行政與教學措施,才足以符應需求。
                 這一波科技發展對教育的衝擊主要在於人力培育的方式,而涉及

            教學革新與制度彈性化兩大層面,應興應革者頗多,且牽涉觀念的改
            變與修法的配合,相當複雜。雖然政府已編列推動 AI 的經費,但應如
            何推動?應採何種策略?如何運作 ? 昆輝認為教育主管當局和學術界
            宜多加探討,深入研究。


            結  語


                  當前台灣教育面對久懸未決的老問題,必須果敢處理,加以解決;

            面臨科技發展與產業結構快速變化的衝擊,亦須及早因應,採行對策,
            才可避免教育發展落後,進而影響社會、經濟及國家整體的發展。
                 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看到教育問題叢生,卻一直未見有效的解

            決對策,心中不免感慨萬千。昆輝心中有兩個想法,想藉此機會提出
            來,與大家分享。其一、教育很容易受到大環境包括政治、社會和經
            濟等影響而產生問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教育問題,也就是說教
            育的發展在每個階段都可能出現新的問題。而教育問題必須勇於面對,
            及時解決,絕不能久懸不決,以致積弊日深,難以處置;或長年累積,

            及至問題叢生,再來一次大改革,不但倍增難度,也不易成功。因此,
            教育宜採不斷地「革新」,不適合大規模的「改革」或革命式的「變
            革」。我國 1996 年的教改就屬於大規模的改革,累積問題太多,改革

            目標多元,超乎人力、經費所能負擔,廣闢戰場,急於求成,未能循
            序漸進,以致勞而無功,難見其效。
                 其二、過去,我們有過教育發展成功的經驗;今天,也應有重新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