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黃昆輝教授基金會補助研究計畫_高教不平等_結案報告
P. 88

(G3S4)比較沒效的應該是學校辦了一些講座,因為講座是以要有興

                         趣才會去參加,雖然說有免費便當吃,因為假如沒興趣,然後又花時
                         間。你可能早上上完 4 堂課,那你下午又有 4 堂課,那你中午又要跑
                         去那邊聽他講新講座,而且我們可以說說進去之後你吃完,下午要上
                         課你才能走,不然你都要待到下午再多個半小時,一個小時。

                         (9_20181019)


                        此外,目前以「學習代替打工」的弱勢扶助理念,亦受到質疑。因為,對於
                   某些系所來說,打工是學生累積未來工作的社會與人脈資本,不單只是為了「薪
                   資」為主要目標。因此,對於這些學生而言,「學習代替打工」的美意,他們並

                   不能深刻感受到,變成補助照拿,打工也是要打的狀況。

                         (S2A1)我覺得學生主要是這個,用小的成本換到最大的代價,學生

                         都是這樣,因為他其實說實在的,教育部的理念是以學習代替打工,
                         是嗎?你去問每個學校,這些學生 90%以上,學校也參加,打工照打。…
                         一樣照打,為什麼?外面打工的經驗學校不能給,外面的社會經驗累
                         積,學校給不了的,這個東西很重要,他在外面的連結跟外面的經營,
                         是學校上課上不來的。(7_20180921)


                         (S2A1)實況上做不到的,雖然理念是很好,學習代替打工,很好,
                         可是你要知道學生的需求,他不是只有要學習,打工也是他學習的一

                         部分,而且很重要,他不可能為了學習而放棄打工,四年如果他不打
                         工,都在學習,他出去都斷了,他縱使拿了很多證照,他沒有社會經
                         驗、人脈跟互動,我跟你講一定會非常的茫然,我覺得打工對學生來
                         講是相輔相成,而不是用這個誰可以代替他,他可以代替他,絕對不
                         是這樣。(7_20180921)



                   (三)弱勢扶助設成績標準,造成弱勢生無法申請的窘境

                        對於弱勢扶助方案設有成績標準申請條件之規定,與會者認為:若是因為學

                   生確為弱勢,設有「成績門檻」,並非是一項合宜的規定。一般人會認為,你雖
                   然領有低收的證明,但是你也要努力讀書,獲得一些學習上的表現,才有資格享
                   有公、私部門給予的補助。但是,在現實的狀況中,卻有許多弱勢生是因為家庭
                   等外在因素造成學業表現不佳,以致無法獲得應有的扶助後,得轉而外求,花更

                   多的時間與人力以換取薪資。因此,對於成績標準的設置,對於高教弱勢扶助方
                   案的設計而言,需要考量到更多的面向,以幫助到更多真得需要協助的弱勢生。


                                                            83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