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P. 17

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
            些素質已經不盡整齊的師資生,完成職前教育成為正式的學校教師後,

            由於學校並無教師分級制度,又缺乏正式評鑑機制,專業研習也往往
            流於形式,使得在職階段之專業成長誘因有限,激勵不足;加上近年
            施行之稅改及年改,非惟打擊教師士氣,也干擾教師職場的新陳代謝。
            此外,傳統的師範校院,目前大都走上綜合大學之路,於是也跟一般

            的綜合大學一樣,不太重視培養中小學師資的功能。各校師資培育單
            位的地位,因而每況愈下,日益邊緣化,人力不足,資源有限,工作
            條件不利,忙著發表學術論文累積學術積點猶恐不及,實無餘力全心
            栽培優秀中小學師資。以上種種,都對國民中小學的教師素質有所損

            害,不但本身較難因應時代變遷,持續創新進步,連帶也可能傷害學
            生的學習品質。

            4. 學校行政系統支援乏力

                 學校裡的課程與教學,不論觀念多麼新穎,實驗效果多好,甚至
            師生多麼熱情響應,如果缺乏行政系統的有力支援,最後往往搞得兵

            疲馬困,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太大助益。觀察部分家長不滿現行公
            立學校教育體制,轉而支持非正規之特定教育理念的比率,持續升高,
            有些人的理由,便在於此。舉例來說,目前公立國民中小學,甚至高
            中高職,由於各校教師及家長代表,對於校長遴選、留任、轉任以及

            遷調的決定,擁有不小的發言權,而教育主管機關又無力掌握學校內
            部的真實情況,顧慮判斷失準、惹禍上身,乃放手各校自行作為。在
            這種狀態下,校長只得先把家長、教師、頂頭上司、甚至學生的公關
            做好,使得學校行政運作究竟是「首長制」或是「合議制」,宛如一

            灘爛泥,攪和不清。試問,權責如此不明,行政如此難為,有幾位校
            長能夠勇於任事?能夠不顧教師、家長反對,全力貫徹改革意志?能
            夠劍及履及反映基層意見,直指政策盲點,陳請上級體恤民意?校長
            都已這般不堪,夾在校長與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學校行政工作,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