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教育政策整合型專案研究工作計畫

壹、計畫名稱

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台灣優質教育的願景與對策(二)

貳、計畫依據:依據本會捐助章程第二條辦理。

叁、計畫緣起

探討教育政策相關議題,提供教育發展建言,係本會重要工作項目。108-109年度,本會成立專案小組,以「邁向公義與卓越」為題,全面探討台灣教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並據以研撰《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透過研討會向國人報告,已獲得教育主管機關、新聞媒體及社會大眾的重視與好評。110-111年度,也以「新世代、新教育: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為題,進行一年半的整合型專題研究。兩次整合型研究均做為當年度教育政策研討會的主題與內容,在研討會發揮拋磚引玉與集思廣益的效果。為期彰揚本會持續關注台灣教育發展的宗旨,已於112年度以「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台灣優質教育的願景與對策」為題進行一年又6個月的整合型的專題研究。本年度之計畫係該整合型研究第二期(113年1月— 6月)的工作內容。

肆、計畫目標

本年度的工作目標有三:
一、檢視上年度各研究小組的研究初步結果,就結構形式與重點內容做必要的調整。
二、各研究小組持續進行座談或諮詢,確認研究內容的適切性,並進行書面審查。
三、綜整各研究小組之研究成果,依據相關理論之啟發、國際經驗之借鏡、以及國內在教育制度、內容與方法上體現因材施教的具體作為之分析,提出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四、依據研究結果,規劃本會113年度教育政策研討會之主題與議程。

伍、計畫內容

一、研究意旨
因材施教不僅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用語,也是教育上恆久不變的核心價值與基本原則。唯在教育實務上,因材施教卻是一個人人嚮往卻不易實踐的理想概念。雖然108新課綱開宗明義揭示「適性揚才,成就每個孩子」,然亦無具體作法的操作性闡述和提示。有識於「適性揚才」係教育現代性的象徵,亦為台灣教育永續發展的願景,因此針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與原則進行理論性與實徵性的深入探討,提供相關教育政策研訂與實務操作模式,以人人可及的優質教育來成就每個孩子,應有助於體現新課綱的願景與精神。
二、研究重點
本研究第一期(112年)之探討係以「因材施教」為核心,探討的重點如下:
(一)因材施教的理論基礎與啟示;
(二)因材施教的國際經驗與借鏡;
(三)因材施教的法規制度與師資培育;
(四)因材施教的課程發展與教學方法。
上述研究重點內容,在(一)理論方面,將以心理學有關人性、人格、性向之通性與個性的論述為主;(二)國際經驗的探討將以法制、師資、課程、教學之具體作法為主;而(三)及(四)有關台灣教育政策與實務之探討,均將包含政策演進、現況概述、問題分析以及對策建議等四方面。
因鑑於數位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數位學習勢將成為學校教學的主樣方式,而數位科技的應用,亦將為因材施教提供有效的輔具。因此本專案第二期(113年1月至6月)之研究,將在原有四組之外,增列數位學習組,邀請數位學習專家擔任分組主持人,依本會原訂研究人員與經費編列標準,組織研究團隊,仍依原有「政策演進」、「現況概、「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之架構進行半年期的探討,使本專案研究更臻完善。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依研究重點分為四組,進行「實徵性研究」(empirical study),兼含理論分析、國際比較及實務探討。研究所需實徵性資料來源包括:(1)教育政策及實務的相關檔案、(2)外國教育發展狀況相關資料、(3)文獻中的相關研究、(4)應用問卷、訪談、諮詢、研討等方法蒐集之相關意見。各分組將依研究子題性質,運用適切研究方法與設計進行資料之搜集與分析。
四、研究人員
本研究之進行,已邀請相關教授學者成立研究團隊,依研究重點分成五組: (一)相關理論組
(二)國際比較組
(三)法制師資組
(四)課程教學組
(五)數位學習組
各組均置分組主持人1人,研究人員3人及研究助理1人。
為期研究順利進行,本研究另置總主持1人及共同總主持人2人,負責研究之整體規劃整合以及結論與建議之歸納撰寫。
為確保研究的整合效果,研究期間不定期召開分組主持人聯席會議,掌握研究進度並商討共通性問題。
五、研究期程
本研究之期程,自112年1月起至113年6月止,共計18個月。第一年各組需完成初稿,並據以在第二年進行外部審查及修正整合工作。本年度之計畫為第二期(113年1月至113年6月)之工作內容。

陸、數位學習組:因材施教的數位學習

一、前言
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世界組織及各國致力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以促進永續發展目標四「優質教育」。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在2012年至2022年期間,發布《個人化學習:一種新的 ICT 支持的教育方法》(Personalized learning: a new ICT-enabled education approach)、《個人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數位個人化學習趨勢:發展中低國家》(Trends in Digital Personalized Learning)等報告書,明確表示個人化學習的重要性和益處,及如何利用科技支持個人化學習(Office of Global Insight and Policy, 2022;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2017;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2012.)。
呼應UNESCO,美國2021年在學校領導者、教師和家長等數位學習指引,也強調透過利用數位科技,加強學生「能力本位」(Competency-based Learning)的學習,即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在學習歷程中提供相關資源和支持,以援助學習者的變化(Offic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 2021a、2021b、2021c)。亞洲地區各國也紛紛加入此行列。如鄰近我國的日本在「令和時代的日本型學校教育」藍圖中,表示新課綱應在GIGA計畫為基礎,配合小班個別精緻化教學制度,加強「適性教學」(含適性指導和個人化學習)(中央教育審議会,2021;高谷浩樹,2020)。韓國2023年數位化教育創新計畫(디지털 기반 교육혁신 방안),為實現全民適性教育,利用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速度,提供「為個人量身打造的教育」,具體措施包含:支持教師創新協作、導入AI數位教科書(AI助教)、培育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人性化教學的領導教師等(교육부,2023a、2023b、2023c)。另外,新加坡為促進個人化,在學生學習平臺(Student Learning Space, SLS)內建適性系統提供學生個人化學習路徑和學習助理(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2a),同時實施混合學習(包含居家學習日和主動發起學習),及建構新的小學離校考試評分系統等措施(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0, 2021a, 2021b, 2021c, 2022b, 2023a, 2023b)。
為因應國際適性學習發展趨勢,臺灣也加入此行列,教育部自2019年試辦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先導計畫,由桃園市等6地方政府先行參與後,2020年起啟動〈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擴及全國22地方政府319校,鼓勵地方政府推廣學校使用適性數位學習平臺(教育部,2020、2023a),促進因材施教。
隔年,再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擴大整備中小學數位學習校園資訊設備及網路建置,例如前瞻1.0計畫建置智慧學習教室,和前瞻2.0計畫擴大配置中小學學生學習載具(教育部,2023b),整備數位學習的基礎設施。
雖上述計畫執行成果已初步奠定中小學數位學習環境,和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模式,但為進一步利用數位科技促進因材施教,教育部2021年再挹注200億新臺幣,啟動為期四年之〈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普及全國中小學學生學習載具配置、豐富數位學習內容、進行教育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教育部,2021)。至此,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因全國中小學網路和學生學習載具的完備,得以再普及。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現況、成效、需求和困境。首先,利用文獻和文件分析,探究世界組織和各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趨勢,及描繪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政策發展脈絡。其次,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研究對象,瞭解學校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在行政作為和教學實踐等實施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最後,借鏡國際趨勢,分析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問題,並提出對策建言,以供各界參用。
二、計畫目標
(一) 探討各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趨勢。
(二) 描繪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政策發展脈絡。
(三) 探討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
(四) 提出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問題分析和對策建言。
三、計畫期程
自113年1月1日起至113年6月30日止,共6個月。
四、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如圖1所示,說明如下。
(一) 文獻和文件分析:綜析各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趨勢,及描繪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的至政策脈絡。
(二) 問卷調查和施測:以文獻蒐整分析結果作為基礎,編製「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調查」問卷後,以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施測調查。
(三) 資料綜合分析和報告付梓:彙整以問卷調查分析結果為基礎,借鏡各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趨勢,提出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問題分析和對策建言。
圖1
研究流程圖

註:研究團隊自行繪製。
五、執行方法及工作項目
(一) 籌組「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計畫團隊。
(二) 追蹤計畫執行成效和經費控管。
(三) 探討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政策發展脈絡、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
(四) 綜析先進國家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趨勢。
(五) 彙整本計畫執行成果及提出相關建議。
六、預期效益 (一) 說明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政策發展脈絡。
(二) 瞭解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
(三) 分析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問題。
(四) 提出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對策建言。
七、組織人力及工作分配
茲就計畫主持人、共同計畫主持人及計畫相關專任人力工作內容說明,如表1所示。

類別

姓名

職稱

學經歷

專長

工作項目

主持人

郭伯臣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電機暨資訊工程學院博士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
■科技部科國司數學教育學門召集人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影像辨認
電腦測驗
機械學習與資料探勘
試題反應理論
數位學習

1.綜理本計畫之推動策略及組織團隊人力規劃。
2.控管計畫推動工作進度及考核計畫執行成效。
3.協調與督導業務運作與召集各項會議。
4.歸納計畫之推動建議予相關單位參考。
5.代表團隊進行工作推動上必要之協調、聯繫、諮詢。

共同計畫主持人

楊思偉

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
■南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比較教育
高等教育
日本教育
政策分析

1.協助計畫主持人綜理計畫事務。
2.協助規劃「先進國家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趨勢。
3.協助規劃「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分析。

兼任研究員

林燕珍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高級管理師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博士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 高級管理師
■教育部電算中心高級分析師

數位學習
政策分析
教師融入教學研究

1.協助探討我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政策和作法。
2.協助探討我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

兼任研究員

張道宜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國立嘉義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電腦測驗
機械學習與資料探勘
數位學習

1.進行「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調查」問卷信效度和調查結果之統計分析。
2.蒐整各國「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趨勢。

兼任研究員

李宜麟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深耕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
■臺南大學深耕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
■南華大學校務研究辦公室博士後研究員

比較教育
日本教育
政策分析

1.撰寫「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政策脈絡。
2.編製「臺灣利用數位科技推動因材施教之現況、成效、困境和需求」問卷。
3.彙整期末報告。
4.定期召開工作會議。

八、研究進度及預期完成工作項目
本計畫預計進行6個月,如表2所示。
表2研究工作時程甘特圖

工作項目/月份

113

1

2

3

4

5

6

計畫團隊籌組

 

 

 

 

 

 

文獻和文件蒐整和分析

 

 

 

 

 

 

問卷工具編製

 

 

 

 

 

 

問卷專家審查

 

 

 

 

 

 

問卷預測

 

 

 

 

 

 

問卷施測

 

 

 

 

 

 

資料綜析及撰寫報告

 

 

 

 

 

 

計畫執行管考追蹤和經費控管

 

 

 

 

 

 

報告付梓

 

 

 

 

 

 

註:研究團隊編製。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教育部(2020)。109年度國中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推動計畫徵件須知。
https://depart.moe.edu.tw/ed2700/News_Content.aspx?n=F84C9B045D336AF4&sms=BFD0035AFA4CEA76&s=5E4D1BD9A1BBD620。
教育部(2021)。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核定本)。
https://ws.moe.edu.tw/Download.ashx?u=C099358C81D4876C725695F2070B467E436AA799542CD43D088D98FAD178D2324F6B2D9CD86FC28E09B6AE026FC67D53443C1EAE83FB7E665C18E0D944EB4FCD73BA59B335F2093F2681FC2DDC7F3D16&n=E4F704839ADCF0BDC7C5415DD66953DF472D3E74991FD2F73A1E6EF4B08FB4A6B8323CD36269FC0996035DD8034C1D2563050D4DF72B72A1218DC09C6EA11C18&icon=..pdf。
教育部(2023a)。數位教學學習。
https://history.moe.gov.tw/Policy/Detail/1e540341-4d3b-44aa-bea7-17e55d6f26b5。
教育部(2023b)。國中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計畫介紹。
https://srl.ntue.edu.tw/Intro。
二、外文資料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0). Blended Learning to Enhance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Further Develop Students into Self-Directed Learners. https://www.moe.gov.sg/news/press-releases/20201229-blended-learning-to-enhance-schooling-experience-and-further-develop-students-into-self-directed-learner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1a). New PSLE Scoring System.
https://www.moe.gov.sg/microsites/psle-fsbb/psle/main.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1b). Why is MOE changing the PSLE scoring system? https://www.moe.gov.sg/microsites/psle-fsbb/psle/changing-psle-scoring-system.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1c).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your child?
https://www.moe.gov.sg/microsites/psle-fsbb/psle/new-psle-scoring-system.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2a). Speech by Minister Chan Chun Sing at the National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Conference (NTEL 2022) at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https://www.moe.gov.sg/news/speeches/20221027-speech-by-minister-chan-chun-sing-at-the-national-technology-enhanced-learning-conference-ntel-2022-at-singapore-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desig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2b). Student-Initiated Learning.
https://www.moe.gov.sg/-/media/files/parent-kit/parent-kit---raising-a-digitally-smart-child.pdf.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3a). 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Full SBB). https://www.moe.gov.sg/microsites/psle-fsbb/full-subject-based-banding/main.htm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23b). What is Full SBB?
https://www.moe.gov.sg/microsites/psle-fsbb/full-subject-based-banding/about-full-sbb.html.
Office of Global Insight and Policy (2022). Trends in digital Personalized learning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https://www.unicef.org/globalinsight/media/2756/file/UNICEF-Global-Insight-Digital-PL-LMIC-executive-summary-2022.pdf.
Offic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021a). SCHOOL LEADER Digital Learning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s://tech.ed.gov/files/2021/01/School-Leader-Digital-Learning-Guide.pdf.
Offic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021b). Teacher Digital Learning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s://tech.ed.gov/files/2021/01/Teacher-Digital-Learning-Guide.pdf.
Offic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2021c). Parent and Family Digital Learning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s://tech.ed.gov/files/2020/10/Parent-and-Family-Digital-Learning-Guide.pdf.
UNESCO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2012). Personalized learning: a new ICT-enabled education approach.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20240.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2017). Personalized learning.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50057?posInSet=1&queryId=672f3038-ef08-4a55-bc01-7afa288f7de4.
교육부(2023a)。디지털 기반 교육혁신방안。
https://www.moe.go.kr/boardCnts/viewRenew.do?boardID=72769&boardSeq=94551&lev=0&searchType=null&statusYN=W&page=1&s=moe&m=0315&opType=N。
교육부(2023b)。인공지능을 활용한 디지털 교육으로 ‘모두를 위한 맞춤 교육시대’연다。
https://www.moe.go.kr/boardCnts/viewRenew.do?boardID=294&boardSeq=94011&lev=0&searchType=null&statusYN=W&page=1&s=moe&m=020402&opType=N。
교육부(2023c)。[이주호의 필통톡] 교육개혁 3대정책 ② 세계에서 가장 앞선 디지털 교육。
https://www.moe.go.kr/boardCnts/viewRenew.do?boardID=430&lev=0&statusYN=W&s=moe&m=060210&opType=N&boardSeq=94929。
中央教育審議会(2021)。「令和の日本型学校教育」の構築を目指して(答申)【概要】。
https://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3/079/sonota/1412985_00002.htm。
高谷浩樹(2020)。「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実現」とは〜学校情報化の目的と概略〜。取自https://ictadvisor.mext.go.jp/ictwp/wp-
content/uploads/2021/08/bf6cf170417775419b8c6ab46654aa96.pdf>。